凝心聚力筑牢調解防線 慈利法院人民調解員培訓賦能基層治理
2025-03-18 17:09:42
來源:湖南法治報 | 編輯:王輝 | 作者:吳祎琪 | 點擊量:10342
湖南法治報訊(通訊員 吳祎琪)為鍛造高素質人民調解隊伍,推動多元解紛,慈利法院于3月18日組織開展人民調解員專題培訓。培訓以“理論強基-實踐賦能-經驗共享”為主線,通過領導動員明方向、法官授課劃重點、標兵調解員傳心得三個環節,為20余名調解員送上技能提升“大禮包”。
培訓在縣法院黨組副書記、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長吳若輝的講話中拉開帷幕。“人民調解是基層社會治理的‘減壓閥’,是法院‘案多人少’困境的‘破局棋’。”吳院長結合全縣上半年糾紛數據指出,家庭矛盾、民間借貸糾紛、合同糾紛等案件占民事案件45%,強調“發揮調解優勢,能讓小事不出社區、大事不出街道”。其以“三心”寄語調解員:對群眾要暖心、對法律要敬心、對職責要恒心,做群眾身邊的“法律明白人”。
民事審判庭李法官以“調解十法”為主題,結合《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員法》及民法典新規,通過“案例+法條”雙解讀模式傳授技巧。參訓調解員王俊麗邊記筆記邊感慨:“以前調解總靠‘和稀泥’,現在知道要‘依法泥’了!”
“調解要‘三快三慢’——介入要快、降溫要慢;溝通要快、表態要慢;協議要快、落實要慢。”資深調解員徐聯武結合自身調解的案例,分享“四字工作法”:“聽”字訣:讓雙方充分表達,在傾訴中釋放情緒;“問”字訣:用開放式提問厘清爭議焦點;“算”字訣:引導當事人計算訴訟成本與時間成本;“情”字訣:以鄉土人情紐帶促成和解。
本次培訓為31名調解員頒發了聘請證書,發放了民訴法、民事訴訟法等業務書籍,創新采用“理論輸入+情景模擬+經驗萃取”模式,持續擦亮新時代“楓橋經驗”底色,讓調解成為基層治理的“金鑰匙”。
責編:王輝
一審:曾金春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